宝子们!职称评审又双叒翻车?90% 的坑专家根本不挑明!这 5 个雷区赶紧避👇
⚡雷区 1:业绩写得像流水账 只说 “参与项目”,不提技术突破 / 降本多少?专家直接划❌!
👉避坑:用数据硬刚!比如 “优化工艺降本 15%”“研发专利解决行业痛点”
⚡雷区 2:资质硬踩红线 大专助理才 3 年就冲中级?破格申报却没拿得出手的成果(比如行业奖项)?必挂!
👉避坑:先对照条件表,破格必须带 “硬核成果”(发明专利 / 国家级项目贡献)
⚡雷区 3:论文专利凑数 论文跑题、拿外观专利充数?查重超标直接拉黑!
👉避坑:成果紧扣专业!没论文就用 3 个核心业绩顶,真实比啥都强
⚡雷区 4:材料瞎糊弄 合同只放封面、社保没核验、盖假章?形式审查直接刷!
👉避坑:按模板填!附件标重点,公章找人力盖,提前查学历社保
⚡雷区 5:答辩一问三不知 对自己写的技术参数说不清?态度傲慢还抬杠?印象分扣完!
👉避坑:提前练!用 “做了啥→咋做的→结果咋样” 逻辑说,全程礼貌 这波避坑指南赶紧存!明年职称稳稳过💯
还需要资料的工程师家人们戳我解答~